2)第四十四章:晋泉_三国之布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荣也算是尽得老夫酿酒真传,此为人精;原料选取的是由我们亲自植种的一把抓高梁,此为粮实;加入的水是古井佳泉水,甘甜可口,此为水甘;选用的大曲为伏曲,是夏天踩制出来的曲,这时的曲效用最强,此为曲时;其中有用到的器械必须做到干净清洁,保证不会有杂菌进入,此为器洁;缸的湿度影响品温的升降,发酵的快慢,所以管控好缸的湿度至关重要,此为缸湿;不论发酵或蒸馏时的火力,温度的波动不能太大太急,应该缓慢升高或缓慢降低,此为火缓。每一步尽可能的精益求精,方能酿成!”

  (Ps:蒸馏酒起源于东汉,但在汉魏时期不是主流,根据王有鹏《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东汉说》,这个时期多为发酵酒,酒精度数也不高。)

  “谨受教!”

  吕布对着李清作了一辑,这看似对自己所言得而不易的解释,但其中不乏领军治国的道理。治大国如烹小鲜,李清这一番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清活了一甲子,里面包含着他一辈子的心得。

  一只指挥若定,攻必克战必胜的军队,需要一名出色的统帅,运筹帷幄的谋士,训练有素的士兵,充足的粮晌,优良的装备,赏罚分明的的制度,严明的军纪,以及屹立不倒的军魂。

  吕布虽然武勇自负天下第一,但离这样一只军队还相距甚远,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更别说治国了。

  “李族长,您说的蒸馏是怎么一回事?”侯成恭敬的问道,他对李清的这段酿酒方法听的十分认真,感叹李清居然这样就把酿酒的步骤倾囊相授,打心底的佩服。这个时候的人,多少人宁可手艺失传,也不愿意随便传给外人,他自问自己也做不到。

  “物不同,沸点亦然。利用沸点的不同使酒提纯摒弃杂质。”李清对于这样的提问没有丝毫不悦,仍旧详细的回答。

  他能知道此法也是年轻时候出去闯荡,本想闯出一番名堂,光宗耀祖。结果郁郁不得志,只能返回娘娘滩之中。而在闯荡的岁月中,他曾救过一户世代酿酒的人家,学得此法。那户人说到,多少人来求学,而他们敝帚自珍,险些就使这技艺失传,也使他们被贼人惦记上。

  回到娘娘滩之后,他闭门造车,不再想着拜相封侯。最终取材一把抓,取水古井佳泉,取曲伏曲,在工艺上不断改进,终酿此酒。并将此传了下去。只是如今天降大旱,不少地区作物匮乏,朝廷下令禁止私酿,也就没继续传播出去。

  娘娘滩与世隔绝,自成一番天地,得以豁免。不过干旱多多少少有些影响,近些年已经很少酿酒。这些酒还是李荣三年前酿造的。要不是得遇拯救边境、拯救李护的吕布,交谈甚欢,也不会这样敞开了喝。

  “侯成在此谢过李族长!”侯成本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