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住宅布局_风水密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与白墙、灰瓦相映,素雅明净。

  (15)苏州住宅,明清江浙民居的典型

  外围高墙,内纵深若干进,各进房屋3间,有天井或庭院,旁以甬道“避弄”相通,可独立出入。大宅常有二三条平行轴线,主轴线上纵列大门、轿厅、客厅、正房,侧轴线上布置花厅、书房、卧室、小花园、戏台。其中花厅为主人宴客会友处,幽静雅致,装饰精美,最富生趣。屋顶多硬山式,或为封火墙。天井高深,垣墙与建筑间常留间隙,以拔风、采光。多雕饰,少彩画。棕黑暗红的木构部分配以白墙、青灰瓦,色调淡雅。

  (16)蒙古毡包。蒙古、哈萨克等族牧民居住的帐篷

  平面圆形。高2米余,直径4至6米不等,将条木扎成网架,复上毛毡,外用绳束勒紧。顶部装有圆形天窗,地下铺有皮垫、毛毡。便于拆装,适宜游牧。

  (17)维吾尔民居,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形式之一

  平顶。大体分两种:一为木架土坯房,以平房与楼房相穿插。依地形组合成院落式住宅。房屋前廊建列拱,空间开敞,前后室相结合,附以厨房、马厩等。用天窗采光,一般不开侧窗。拱廊、墙面、壁龛、火炉与密肋、天花等处,雕饰精致,色彩华美。多见于喀什、和阗等处。一为土拱房,以土坯花墙、拱门等划分空间,院内以葡萄架加强绿化,并联系各组房屋。房屋布置与前者相似,但装饰较简单。多见于吐鲁番等地。

  (18)藏族民居,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形式之一

  多为密梁式石砌碉房,平顶。乡间多为。层:底层关养牲畜、堆放草料;二层作卧室、厨房、储藏室屋为经堂,附以晒堂、而所。二、三层每有木构挑楼伸出墙外。造型朴实美,饶于变化。内则往往以围墙构成庭院或天井,有的高达四五层。造型严谨,朴素大方。

  (19)侗寨鼓楼,侗族集会议事、休息娱乐处所

  一族姓一座,位于各聚居地中心。原楼上悬有集众用鼓,故名鼓楼。全部木构,殿式塔状。底层为方形大厅,上层为飞阁重檐,檐呈多边形。通常高五六层,达四五丈,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马胖鼓楼最为著名。傣族竹楼傣族传统干阑式民居。所用材料多为竹,故名。由10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上层为堂屋、卧室、前廊、晒台,下层架空,关养牲畜、堆放杂物。具有通风、散热、干燥和防避虫害、洪水的特点,适应西南热带雨林的自然条件。

  (20)窑洞,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有3种型式:1靠崖窑。在垂直崖上开凿,或数洞并列,或上下数层。在崖外加盖房屋组成院落的,称靠崖窑院。2地坑窑或天井窑。在地层挖掘方形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凿构成院落。3锢窑。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建造的拱券式复土房屋。数座锢窑组成锢窑院。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