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页_予我千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辈能出这等年少英雄,裴老将军泉下终可阖眼。国朝能有这般勇臣良将,是边民之福。陛下能信之、重用之,更是万幸之幸。”

  然而仅过了一年多,又一封自京中递来的邸报,狠狠地将他所怀抱的信念与期冀彻底敲碎。

  “……卓少疆坐里通敌军,杖毙于市。”

  这一回,他无惊亦无怒,只是一人纵马出营,寻到一处开阔野地,凝望着北面连绵起伏的山峦,深思了许久。

  夜里回营,他点了灯烛,自出南边以来头一回提笔给沈府去了信。

  ……

  今之国朝,早非太祖、世宗、仁宗三朝。

  陛下仁昏,庸臣当道,贤才苟活。

  良将含冤受戮,疆土又何人可守镇之?

  宵小之辈登高制令,若此以往,国终将不国!

  试问忠昏君而戾天下,此忠是谓何忠?!

  儿不肖,不敢有污沈氏世代忠正之名,然沈氏之所以为今日之沈氏,不在乎愚而忠君,而在乎拥明主、正社稷。

  虽然,儿既奉沈氏之名,绝不谋不忠之事、以累沈氏一族,然为社稷万民计,儿亦难为忠君之事。

  望双亲其明之。

  集州大营

  毓章长叩首

  第13章壹拾叁

  直到日头西落,卓少炎才施然踏马入关。

  江豫燃守着城门,提前将一切打点妥当,迎她入关之后即带她一一巡视,更少不了向她禀报从奉他之命一直于城墙上执勤的亲兵处得来的消息——

  谢淖与沈毓章今晨于城头晤面,言叙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激得沈毓章拔剑相向。而后过了半刻,沈毓章又默声归剑入鞘,未发一词地转身步下城墙,径直回了他此番掌军立机要的幕室,至今未出。

  卓少炎问:“谢淖则去了何处?”

  “回晋营了。”

  她对戚炳靖并未流连于这座雄关之内没有表示任何惊讶,只是吩咐道:“明晨,整肃旗鼓,发书与晋营,迎谢将军麾下大军入关。”

  江豫燃沉默少许,不得不应命。

  ……

  石阶森寒,没入地下数丈。

  武库之中光线昧暗,卓少炎提一盏铜灯,不急不缓地向深处走去。

  至尽头,一堵石墙,中砌一道铁栅,上挂重锁。

  门外守卫见她来,立行军礼。

  卓少炎将手中铜灯提得高了些,透过栅格向内照了照,在看清里面的人之后,目光停留了片刻。

  然后她下令:“开门。”

  ……

  铁锁被开的声音惊醒了浅睡中的顾易。

  他不适地睁眼,下意识地举袖挡了挡迎面而来的光亮。

  “顾大人,别来无恙。”有人走了进来,语气不疏不亲地叫了他一声。

  顾易将胳膊向下挪了两寸,眯着眼看向光亮中的来人——

  锃亮的将甲,修长纤硬的脖颈,女人眉眼之间蕴有不可逼退的峥嵘英气。

  他看清,有些许的发愣,而后又很快恢复了如常神色,最后阖眼一扯嘴角:

  “……卓将军,别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