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 40 章_进击的生活流(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她爹虽然躲过一劫,可是也是心灰意冷,还让闺女下乡去,至少下头清净。所以余同志就下乡了,从那之后摸过的最大的锅就是知青点那口破铁锅。

  想一想真是虎落平阳英雄气短啊。

  现在贵大娘居然上门请她做喜宴,果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余同志努力绷住脸,不让自己露出太过明显的喜悦。

  “可以的,大娘可以给我列一个菜单么?我好有个准备。不知道村里有什么特别的规矩,有必须要做的喜菜么?”

  贵大娘大喜,她心说这小余同志真是好同志啊,二话不说就应了,仗义。她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大娘不识字,我报给你听啊。”

  贵大娘的儿子结婚当日,小余同志天不亮就拿着她的菜刀和调料包出发了。这些调料凑齐还不容易,有些得去药店买,小余同志为这件事跑了两趟县城,好不容易才把东西准备好。

  天公作美,是阴雨绵绵的雨天。雨天不用上工,这雨也不大,一丝一丝仿佛飞舞的柳絮,大家也就有时间去参加婚礼,带上自家种的一点蔬菜,晒的咸鱼,或者几个鸡蛋,就能端端正正的坐在席上好好吃上一顿。

  贵大娘也邀请了知青们,他们一群十几个人,内部商议了一下,一人凑一点钱和票,去镇上买了一对红色铁皮的暖水瓶。请手巧的同志剪了一对红双喜贴上去,怎么看怎么漂亮。

  贵大娘喜欢得不得了,又体面又实用,看这些个知青简直要跟看自家侄子一样。

  农村少有工业票,便是有,也是攒着买铁锅和菜刀之类的必需品,少有人会奢侈得去买暖水瓶。知青们的这个礼物,真是送到了贵大娘的心上,她原先也想买的,奈何没有工业票,如今白得了一对。

  这一对红彤彤的铁皮暖瓶摆到婚房,更添了喜气。这要仔细着点,一个暖水瓶能用上几十年的。

  送了礼,知青们便占了两桌,村里人也觉得应该如此,一对暖水瓶呢,这要自己买,光是工业票就得凑个几年。也就是这些知青,在城里有家人,自己手里也有票,舍得把珍贵的工业票用在暖水瓶上。村里一些没有工业票的人家现在还在用砂锅煮饭菜呢。

  村里的知青不搅事,只要不提干活的事,大多数村民对他们的印象都挺好的。长相家境都不差,就是干活娇气一点,不过也是能理解,城里孩子,又是打小读书没干过农活的。按老话说,这都是小秀才,不下地的。

  今天一顿酒,大家伙儿对知青的印象仿佛还更好了。

  送礼的知青们就不说了,怎么都比拿着两根腌菜就拖家带口大吃大喝的人家强。

  哎哟,小余同志的手艺是真不错啊。

  村民们一直以来对美食的定义就是大鱼大肉,但今天这个理念仿佛有些摇摆起来。

  那个铁板芋头是怎么做的?吱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