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3 偷袭金边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补给,蓄一口气,好往回跑。熟料美军当夜出动160架C47,愣是扔下了2万加仑燃油,其中三分之一被周有福部队收集到(比预计的20%多很多)。

  山下毕竟是指挥过马来追击战,这使得他具备两方面心得,其一是对于山地战速度的强烈追求,山区可通行道路很少,一旦抢占,意味着敌人无路可逃。第二点,是对后勤的无奈,在后续筑路部队完成山间道路前,只能靠士兵靠着自行车的载重自持。这些想法早就了他的独到之处和局限性。

  潜意识里,他不看好装甲部队在山区的作战潜力,他研究过德国人闪电战,除了在阿登森林和南斯拉夫,鲜有在山区运用坦克或者大量卡车的。参谋部总是将道路分为五级,步兵可以在没有道路的区域行军,最适合山地战,而自行车可以在平坦,偶有沟壑与河流的二级道路行驶。坦克和卡车需要的道路级别高得多,这使得他们即使能找到路,其行动也具备明显的可预测性,只可能在地图上有明显表示的公路上行军。当然,他真的没想到,202师会向截然相反的方向赶去,而且走的是地图上没有的路。

  第5师团11联队在周有福部队离开后的2个小时赶到山谷,找到了大量随意丢弃的降落伞和空油桶,并且在附近发现了不少来不及带走的满油桶。地面上,发现了向西北去的履带痕迹。

  由于周有福利用半履带车带走了大部分降落伞油桶,给敌人造成了假象。日军向来精于算计,很快从降落伞和油桶数量大致推算出了敌人夜里得到燃料数量。这个数字诚信报给了山下,与他判断的差不多,也就是说敌人撑死了,得到了大约1万升燃料。

  他通过电台勉励部队继续完成使命。他没有在电台里直接下达命令,因为他知道敌人可能偷听,所以所谓使命,无非是21联队从金边出发时,约定要的合围。具体的进攻路线,已经由日军联络飞机直接扔到部队头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保密,缺点是,调度上缺乏足够灵活性。

  日军开始拼命靠两条腿围堵周有福,如果堵住,他们携带的新式反装甲兵将大显身手。那是一种类似巴祖卡的单兵无后坐力炮。这是一种,口径45毫米的,在一米长的发射筒内,塞进了一发80毫米长的弹药的反坦克武器。平射最远射程只有可怜的100米,可精确瞄准的距离,大约25米。简单的空心装药弹头,使得破甲能力理论上有80毫米。应该说所有的指标稀松平常,只有最后这个静破甲厚度,是这种武器唯一的优点。

  于是这种武器从实验状态,就被提前量产,提供东南亚日军,主要就是为了抵挡褚亭长。

  在澳大利亚,由于地形平坦以及双方交战也没什么奇兵,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