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3 故伎重演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飞行员的证词无法说服东条,这其中也少不了永野故意模棱两可的解释,永野骑墙的态度,算是把事情搅和了。

  时间差不多了,又轮到影佐祯昭出面解释这件事了,他与牧野情形不同,只是质询并非提审,所以仍然身穿军服,也无需押解,他坐到所有人面前,还带着一些资料。

  这些闲日子他想清楚了,想要说服东条这种十分固执的人,必须用新式武器来诱导他,即使他是榆木脑袋,对新兵器还是有兴趣的。

  影佐与岸信介私下勾兑好,拿到了一封最近一个月情报部门刚得到的,爱因斯坦写给罗斯福的信件,当然信件写于2年前。信件泄露源于埃德加胡佛领导的调查局(boi)对爱因斯坦的秘密调查。潜伏在这个机构中的德国间谍拍到了这封信的原件。

  德国作为日本盟友向日本例行通报列强武器计划时,提到了这封信。岸信介看过之后印象深刻,不仅仅因为爱因斯坦的名望在那里摆着,而且信中的言辞颇有说服力,让人觉得*是可行的。毕竟罗斯福也是门外汉,爱因斯坦为了说服他是动了脑筋的。而牧野是整个日本第一个提出*必然可行的人(比爱因斯坦的用词更坚定),这很容易说明他是从未来来的。

  东条看了两遍这封信,他当然知道影佐祯昭背后有人,才能拿到情报,但是现在好像不是追究这种事情的时候。如果不是这个小圈子,这封信可能会一直在情报部门档案柜里睡大觉。通常内阁情报局会自动筛选他们觉得有用的,涉及军国大事的情报呈报,把他们觉得意义不大的情报筛选出来。情报局对美国的新式战列舰主炮口径的兴趣,远比一种还在纸面上的*大。

  爱因斯坦在信中试图说服罗斯福总统,这种武器是可行的,其中提到德国接管捷克的铀矿的担忧,爱因斯坦罗列了当时的铀矿地区,指出北美铀矿先天不足,而捷克的则更优良,当然最优的是非洲刚果的铀矿。矿藏较好品味对于后期的提炼自然是巨大的优势。

  信中提到了截至1939年,各国裂变武器的理论研究的水平,并猜测,德国位于威廉皇家学院的研究已经占据一些优势。

  信中甚至还提及了,爱因斯坦设想的,这种*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派一艘装载这种*的船进入敌方港口,一旦引爆,可以摧毁港口周围的一切。

  显然这个阶段爱因斯坦对这种*的尺寸也没有具体的概念。

  内阁情报局局长伊藤述史正在席间,也已经把这封信看了几遍,觉的事情不妙。

  “局长阁下,您觉得这封信里的内容是否属实?”东条转过头问伊藤局长。

  “还不能确认,但是昨天德国大使馆又送来一条新的情报,美国人在几个月前,秘密搞了一个曼哈顿计划的名堂,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