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国防部研究院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京此刻仍然是深夜,岸信介的小圈子聚会仍然在进行。

  石原莞尔的见解使得热络的会场一下子安静了许久。中将铁口直断,不但刚过伏尔加河的德军马上要吃败仗,继而判断,如果日军登陆印度,也必然迎来一场失败,所有人都觉得石原的论断武断而又扫兴,但是又无从反驳。

  事实上唯一在场的穿越者牧野,倒是十分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浅野利用历史知识,确实使得日军又进了一步,但是局面又成了一滩浑水,可借鉴的历史不存在了,历史势必重新流向自由逻辑——既科技和工业更占优的一方,最终会走向胜利。这是他忧心的部分。

  没有人愿意挑战石原,于是讨论流渐渐回到技术方面,再次由牧野控制,他推销自己的观点:可能有盟国穿越者一同到来的假设;当然没有得到太多呼应。因为当日雪风号已经经由帝国大学的最先进设备检测过,没发现任何反常的辐射现象,看起来第一师团毁灭,只是一个暂时不能解开的谜。

  另外,牧野再次建议把提炼核武材料的工厂设置在海外的构想,以绑架潜在穿越者,破坏这些设施的决心,同时他强调,无论走哪条技术路线(重水或者石墨反应堆)都具有一定危险性,不宜建立在本土;最好选一个煤炭或者水电资源丰富的地方。他列举了几个地方,包括朝鲜,满洲和华北。与会者对华北选项十分不感冒,因为那里的治安战未见好转。岸信介知道牧野的心思,因为在他的妄想中,有一艘中国核潜艇存在,所以他觉得只有靠近北京的地方才最安全。但是岸信介作为战时内阁的商工大臣,部分同意这样的看法,将工程分解,分散风险,确实是战时体制所必须的,尤其华北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对于挖开一座山建立工厂这种事,在日本本土,确实是不可想象的,成本会增加十倍之巨。

  会议最终得出结论,以帝国大学牵头,同时在本土、满洲、和华北进行考察,考察期间继续对春日丸进行打捞,设法找到关键图纸和船上的核材料。

  目前打捞工作还在进行,日本潜水员进入折断处舱段已经不成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卡在了打通因为沉没而封死的其他部分,需要水下切开金属舱壁,但是日本没有这样的技术,使用软质管道进行200米水下输气证明了不可行,电弧切割无法解决电弧熄灭问题,而春日号使用的钢板也是本时代没见识过的,切割难度极大;前一阵子,岸信介还在等德国那边的消息,但是日本驻德国大使馆得到的回话,德国的技术储备中似乎也不包括这样奇怪的部分。目前可以选择的,似乎还有一条出路,就是爆破,但是也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牧野不赞同这么粗暴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