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避让这艘航速大概9节的船只。很快围壳上的观察员看到了这艘船在大约10公里外的海面上发出探照灯灯光,指挥舱内众人不语,显然这是一只不太大的小型炮艇。不一会儿,隆隆的炮声从海湾的那头传来,这艘船竟然对着岸上开起炮来。

  “处长,看起来日本人没有完全控制上海周边?”程大洋对着林秀轩说道。

  “也许是绍兴以西的忠义救国军在活动?或者是海北工委的我们的武装工作组?”

  “处长,你到底有没有个准?”

  “那还用问?当然没有。”

  1941年7月2日早上1点,潜艇已经非常靠近了航线的终点,滩浒岛。

  导航设备轻易找到了林秀轩指示的那处隐蔽港汊,同时程大洋开启龙骨下的高频声纳探测器来测绘海底地形,虽然数据库有水文地理资料,但是他总觉得资料库里1960年的数据太过时,或者确切地说,“太超前”,不适合作为依据。

  探测期间,日军的那艘热海级炮舰,前后向浙江方向打了20来炮,客观上替419号驱逐走了南岸的渔船,随后炮舰向宁波方向开去,港湾又恢复了安宁。搜索雷达对海面的探测表明,两岸大部分渔船的尺寸在5至8米之间,作业时距离海岸不超过3公里,或许在这个时代,还不需要深入海湾深处就能捕到渔获,也可能只是因为目前正值台风季的原因。

  滩浒岛的位置得天独厚,距离杭州湾两侧都较远,似乎两边的渔民都不会轻易接近这里。

  导航雷达与声纳的双重作用下,潜艇终于驶入了小小的港湾,岛上看不到灯光,可能是无人岛。

  潜艇花了不少时间终于靠上了北侧的悬崖,程大洋研究了附近地形后,决定不下锚,而是增加了潜深,直接将龙骨坐到坚硬平坦的岩石海床上,这样增加了系泊麻烦,但是减小了潜艇露出水面的部分。

  整个靠岸过程是程大洋这辈子,最糟糕的系泊体验,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潜艇才渐渐停稳,最终前后甲板完全没入水中,只留下一部分围壳在水上,除了增加了隐蔽性,额外的好处是减小了迎风面。海军旗和国旗什么的,当然得收起来。白色的419字样,只能以后想办法涂抹掉了。完成这一切,程大洋派人乘坐橡皮舟带着系泊缆绳上岸,将两根揽缆绳固定在岸边礁石上。

  第一个登陆小队由2艘橡皮艇组成,由419号的艇面小组与林秀轩的情报人员混合组成,艇面小组只有一些平平无奇的自动步枪,比之情报组人马装备要差得很远,林秀轩的人都装备着热像夜视设备,在夜间无需照明也能执行任务。

  天亮前,这些人已经对这座岛屿搜索了2遍,除了发现了几间长久无人居住的破砖房,没有发现一个人。

  天亮后,程大洋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