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杀!(2)_抗战之老兵油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飞信鸽时小三就在旁边看着,好奇的问多久能到军分区所在地。

  金副队长说自己走路走了六七个钟头,信鸽不到一刻钟就能到。

  小三咂舌不已:原来信鸽在山区传信如此之快。

  这件事给小三留下了深刻印象。

  既然确定要打鬼子,就得想好怎么打。小三是指挥官,打仗的事情由他定夺。

  他就带着牛牛爬到尖山上闲逛,脑子里想着:

  背嵬队也就不到二十人,鬼子战斗力可不是前面打的伪军能比的。但鬼子也并非不可战胜。两次在尖山村打败鬼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什么在尖山村能打败鬼子呢?

  第一次是鬼子不知道情况,要经过陡坡下面的大路,从上面工事扔*下去,下面的鬼子和伪军几乎无法可想。而且对面铁师傅的一梭子打死了很多鬼子。鬼子面对的几乎是三面夹击,所以撤退。

  第二次鬼子夜袭不知道被牛牛提前发现了,又被迟滞于刺荆之前,两次被集束*大量杀伤。

  这两次战斗都体现了利用地形,充分发挥了背嵬队的火力长处(高处扔*),而鬼子没能发扬火力(远射枪法准,支援火力强)。

  那么还得这样打。

  首先肯定不能主动去进攻鬼子,十几个人还不够鬼子塞牙缝的。

  但是鬼子不来尖山,死等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出去打。

  鬼子多了吃不下打不赢,鬼子少了打起来没意思。

  还有就是我们每天坚持跑山,对尖山附近的地形又烂熟于心,鬼子在山里是追不上我们的,但是下到许家镇、乌由镇这些丘陵地方呢?鬼子有卡车、挎斗摩托车,我们就跑不过了。

  乌由镇那里暂时不能去,鬼子公路不光通到镇子,还往前面修了很远。

  许家镇呢?现在鬼子不是一直在往许家镇方向修公路吗?好像还没有修到许家镇吧。

  如果鬼子公路还没有通到许家镇,那么在那附近伏击鬼子了,通过魏家村就能撤退进山,鬼子也只能步行,上山就甩掉鬼子了。

  如果许家镇的伪军和便衣队出来前后夹攻就不好了,但是伪军不敢出动出击,除非被严令增援,那这次就要先切断电话线了。

  还有就是一旦打起来,鬼子还会利用公路增派援兵,那就需要在公路上设置障碍,让被伏击的鬼子和援兵不能会合。

  小三心里大致有谱了,就带着牛牛回去。

  晚上吃完饭后,背嵬队正副队长和三位班长再次开会商议如何袭击鬼子。

  小三就把方案说出来:

  一、肯定不能在乌由镇那里打,那里离尖山远,而且公路通到镇上,过了镇上还有很长一截。如果不能很快解决战斗并且脱离,就可能被乘车增援的鬼子咬住。

  上次我们去乌由镇夺县大队牺牲队员的头颅,要不是鬼子不知道情况,先冲进镇上去耽搁了时间,不然就咬住我们了

  二、最好在许家镇附近打,不论打赢打输,都便于我们撤退回尖山。

  班长就点头了:嗯,没虑胜先虑败,先想好退路,好。

  众人也纷纷点头,就这么大实力,打不赢就得跑。

  三、许家镇那里也正在修公路,据说还没有通到镇上,我们明天先去侦察清楚。只要还没通到镇上。鬼子卡车离了公路就走不了,后面鬼子就只能跟我们比脚劲。

  四、开火前先把鬼子的电话线掐了,上次在乌由镇为什么鬼子增援来都快?就是打电话。我们先掐断电话线,鬼子不知道具体情况,就不好增援了。

  小三又说:我们明天去侦察就是看鬼子的公路修到哪里了,另外哪些地方好打伏击。我和班长两人去就行了。

  后记:

  (1)县大队人数并不固定,少的六七十人也有,多的则达到七八百人。抗战后期人数多的县大队在解放战争中往往就升格为地方部队团级单位了。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