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养伤_抗战之老兵油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小三也是痛得用手死死抓住春凳的边沿,拼命咬住毛巾,汗如雨下。

  小三从军七年多,以前训练中各种小伤不断,但这还是第一次挂彩呢。

  这时,一只纤细的手拧了一张热毛巾轻轻给小三抹着额头的汗,小三似乎马上就感觉不那么疼了。

  何先生就重新给三处伤口处理,上药,边对班长和杨同宝说:鬼子急救包里的绷带纱布都比我的好,如果还有就有就放两个以后换药时用。

  班长马上招呼杨同宝:杨队长,你赶紧去找蛮牛要,就说我说的,拿5个急救包过来。我们缴鬼子的,每个人都带着的。

  杨同宝就匆匆出门。

  何先生就说:他的伤口不算太严重,要不了这么多。换两次药就能长好结疤。幸好膝弯处那块弹片扎得不深,不然筋断了就留下残疾了。

  班长说:剩下的给其他伤员用也好。

  杨同宝很快就回来了,交给何先生五个急救包,他拿出一个里面的纱布和绷带重新给小三包扎好。

  那个叫惠儿嫂的年轻女人就收拾地下的药棉、绷带这些出去了,不一会就把棉絮、床单、被子枕头抱过来,几下就把床铺好,杨同宝、班长和安大叔一起把小三抬上床。

  何先生就嘱咐他:你睡觉的时候左边侧着身子睡或者趴着睡都可以,才开始尽量不要平着睡,你脚都是后面挨的弹片,免得压着伤口。

  小三忙答应。

  何先生又说:你们赶快先走,免得被人看见,伤员就不用你们管了,小惠每天帮忙照顾那几个伤员,已经很熟悉了。

  班长就把自己身上的M712连子弹袋都取下来,:你的大眼撸子子弹太少了,就带这个吧,还有10个满弹匣呢,你那些东西我都带回山上去。

  小三接过就塞到枕头下面。

  班长又把手电筒递给何先生:何先生,小三就拜托您费心了,这个手电筒你有时用得上,下次我们来的时候再来感谢安大叔和何先生。

  何先生忙推辞:我替你们治病不是冲着钱物来的,委员长说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老朽年迈不能上战场杀敌,能在后方为将士们出点小力也是应该的。

  班长还是把手电筒强塞在他手中,他也就收下了,别说,有个手电筒还是很方便的。

  班长就与小三告别:别担心,我们过两天就来看你。

  小三就叮嘱班长:班长,把牛牛看好哦,别让它到村里惹事。

  班长和杨同宝就出门在村外找到大伙,连夜往尖山村赶。

  路上,班长问安大叔和惠儿嫂的情况。

  杨同宝就说:小惠是安大叔最小的闺女,大前年嫁给山下凉水井的大顺子,大顺子去年刚加入军分区独立团,打鬼子运输队的时候就牺牲了,他爹又走得早,这一牺牲家里就只剩老娘和守寡的小惠相依为命。

  鬼子占领许家镇后,有次跑到凉水井村去骚扰乡亲,大顺子的老娘就让小惠躲起来,等自己想躲的时候鬼子已经冲进来,鬼子为了吓唬她,冲她开了一枪,她当时就吓晕过去了,本来子弹也没打到她,但老人家本来就新近有丧子之痛,这次连吓带怕的,躺床上两天后就走了。给老人办了丧事后,小惠就回娘家了。

  小惠家与鬼子有血海深仇,这次我们打伪军时牺牲的一个队员就是安大叔的亲侄子。平日里,我们有伤员都是放青岗村养伤的,安大叔家里都住过两拨了。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