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六章 还没赎罪呢!咋能死!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天启帝说要亲自领兵去追击建奴,解救斥候,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也一定要跟着。

  哪怕捞不到什么功劳,却也要见识一下天启帝在战阵之中的威风。

  昔日的一场场大战,袁崇焕虽然都对天启帝的战绩有所听闻。

  昔日的宁远城头,袁崇焕也见识过天启帝那不似凡人的武艺。

  可是个人武艺,凭什么能够改变战场的大局?

  自万历年间的惨败之后,大明上下文官们就知道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寻常的大明士兵面对同等兵力的建奴,根本不够打的。

  与其养他们这些人,还不如大家多赚点钱。

  辽东是个无底洞,如果管着辽东,那么大明内部的财政就会出问题。

  反倒不如不管。

  建奴所求不过是土地而已,让给他们又何妨?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在辽东的势力范围也就只有山海关内,山海关外是属于一个一直在和建奴拉锯的状态。

  而大明打不过建奴,蒙古人也同样打不过建奴。

  天启帝带回来的蒙古人,一眼可见他们就是一帮子蒙古悍匪,甚至不少十三山的人马和辽地的难民,都听闻过察哈尔游骑的鼎鼎大名。

  天启帝靠着这么一帮子散兵游勇,从建奴眼皮子底下大大咧咧的打穿过去,又攻破了建奴囤重兵的兴中城,这事儿怎么听,袁崇焕就觉得怎么不靠谱。

  哪怕是他袁崇焕此时已经今非昔比,早已手中染满了建奴鲜血,袁崇焕都觉得这事儿不可思议。

  毕竟自古以来,多少大将都是运筹帷幄?

  勇武的将领比比皆是,可是能够靠着一身勇武就能逆转大局的,袁崇焕从未见过。

  小规模的战役,区域性的战役,也许个人勇武可以解决掉很多问题,就比如说这一次出宁远城之后的沿途上,黄得功展现出来的那一份勇武对士气的激励。

  可是大规模的持久作战,散兵游勇凭什么去刚掉百战精兵?

  好在天启帝给了袁崇焕解开疑惑的机会,天启帝让袁崇焕参战,更是叫上了吴三桂。

  听着袁崇焕的话,夏允彝浑身一颤,悻悻道:“草民这就去!”

  看夏允彝去着甲提剑,朱由校看向袁崇焕摇了摇头道:“袁兵备,这彝仲虽然有勇气,可是没有足够支撑这份勇气的武力,光凭着一腔血勇,是成不了大将的。”

  “这次出征,朕之所以要带上你们一百余人,是想给你们看看,朕是如何征伐的。”

  “所以同样的,你们也要记住,大明统帅,就连朕!九五之尊!当朝天子!亦要亲自斩将夺旗!”

  “朕不指望你们能和朕一般,在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境,但是朕也希望,你们这些领兵的文人,至少要知武事!”

  袁崇焕恭恭敬敬一拱手道:“臣谨遵教诲。”

  大明朝知武事的文人历来不缺,其中有名的就是王阳明。

  而如今的大明,懂武事的文人例子也同样不少。

  袁可立算一个,孙承宗也是一个,而出了山海关涨了见识的袁崇焕,也能跻身这个行列当中。

  朱由校看着袁崇焕,嘴角挑了挑道:“你记得就好!吴三桂!来!出列给朕看看你这马,骑的怎么样!”

  吴三桂年少,身子还未长成,虽然早熟,可是此时的吴三桂身高却也就只有六尺多点。

  在朱由校看来,就好像是小孩骑大马一般。

  朱由校既然带着吴三桂出征,自然也是想要用吴三桂这个人的。

  哪能让他继续小孩骑大马?

  万一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那可不就是自己亏了么?

  虽然吴三桂现在还没干坏事。

  可是历史上他干过了啊!

  如果不让吴三桂赎罪就用他。

  这事儿朱由校可不愿意干!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