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隔墙有耳_大唐平阳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冬月里乘船北上天气自是一日比一日更冷得厉害。待到船队过了淮河河道上吹来的北风已是湿寒彻骨,在甲板上不用站上多久整个人就会从里到外被吹个透凉。

  凌云就结结实实地吹了好几日的风。

  托那位江镖头的福,他们这次回洛阳搭上的是一队战船,领头的主船颇为气派有三层船楼上下少说也能容两百多人,跟在后头的几艘运兵船要略小些但每艘上头也有一百多名士卒。这些船还都备了长桨,行驶起来远比寻常船只平稳快捷,在运河上一路行来,那气势之盛,足以叫沿路的官匪们退避三舍。

  凌云和镖队都住在主船的中间这一层,舱房有人打扫,三餐定时供应,对他们而言,在船上每日最要紧的事便只剩下了如何消磨时光。这么过了几日,凌云只觉得整个人都有些恍惚起来

  这两年里,她不是苦心筹谋,便是劳力奔波,什么时辰这般无所事事过?

  但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无所事事并不能让她觉得轻松愉悦反而让她越来越难以宁定甚至有些隐隐的烦躁不安。因此,比起闷在船舱里看书下棋来,她倒是宁可去甲板上去吹吹冷风,看看风景。

  可惜的是,随着船队北上,运河两岸的景色也越发荒凉了。近处的树林叶黄枝枯,远处的村落人迹罕见,尤其在日出日落的时分,那一处处看不到炊烟升起的村庄坞堡,简直比刺骨的河风更令人遍体生寒。

  柴青和小鱼比凌云更呆不住,每日都恨不能到桅杆上去翻几回跟斗,爬得高了,自然也瞧得更远。看了几日,两人都觉出了不对,找到凌云和沈英便忙不迭地问:“这边到底是怎么了?咱们春日里下江南时还经过这一带吧?那时瞧着还不是这样啊,怎么几个月的工夫,人都像是跑光了?”

  凌云听得几乎苦笑起来:他们若是跑光了,那倒是好了!

  她只能叹了口气:“因为那位圣人又下江南了。”

  柴青奇道:“圣人下江南,不是去了江都么?我看江都还是挺热闹的,运河两岸怎会变得这般冷清?”

  沈英叹道:“怎能没有关系?圣人下江南哪一次不是浩浩荡荡而来?那几千艘船要劳夫拉纤,几十万人要沿路供应饮食,走一次便是刮一次地皮。先前人多粮多的时候,被这么刮上一次还能慢慢恢复元气,如今这年景,沿河两岸估计是能逃的都逃了,逃不掉的……”

  她感慨地摇了摇头,伸手指向了两岸的林木:“你们可知道那下面埋了多少白骨?从挖河开渠到一次次拉纤奉粮,死在这条河边的人,何止百万!”

  这个数字,便是凌云也是第一回听闻,三人顿时都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倒是头顶上传来了一声低低的惊呼。

  凌云忙转身抬头,却见上头那层船楼的木栏边,不知何时站了两个人,都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