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大典前夕_三国小兵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便不怕得不偿失吗?”庞统似笑非笑的问道。

  “这有何惧,我自会向父亲禀明原因,至于其他人,怎么想都与我无关,那些所谓的旧臣更是一个笑话,我吕幸羞于与这些鸡鸣狗盗之辈为伍。”

  庞统笑容凝滞,刚才还在心里夸赞吕幸,没想到这小子果然经不住夸,摇头苦笑道:“这些老臣大族的势力,即便是你的父亲,也要给他们三分颜面,他们很多人累世功勋,在地方上名望很深,动辄可以动员号召数千人,若当真起了异心,足以成为一时之乱。丞相多年来都以怀柔政策安抚,使他们逐渐归心。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这些人彻底归心丞相,又谈何容易,公子切不可小视啊。”

  “可我还是不会与他们为伍,同样都是结党,相府重臣与这些皇室旧臣又有什么分别,我不会让父相对我又任何疑虑的。”

  孩子气!这是庞统最深的感触。此子虽然一场聪慧,可终究自小生于富贵之家,缺少磨砺,看待事物未免过于唯心。好在他年纪尚小,还是一块璞玉,稍加雕琢必能大放光彩。即便是他这一片赤子之心,也算是十分难得了。

  其后庞统向吕幸痛陈厉害,言道朝中老臣与相府重臣盘根错节,其中很多人都是沾亲带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有些心向皇帝的旧臣也在相府中任职,比如陈纪、杨彪等人,再比如蔡邕、孔融等人。

  这些人有些是两朝元老,有些是名门大家,无不是名传宇内的名士,又都是心向皇室之人,而他们的亲友,却有很多人是吕布的心腹谋臣,比如杨彪的儿子杨修,他几乎都成了吕布的口舌,曾在一段时间内,相府中无论任何事,几乎都是经过他的口中向下发号施令,可以说得到了吕布绝对的信任,并没有因为他父亲是皇帝的信臣而对他有过丝毫疑虑。

  再比如陈群,吕布没有因为他的父亲陈纪是皇帝委任的官禄大夫而对他有任何轻视,毫无保留的将官吏任免职权交给了他,让他出任吏部尚书一职。而陈群也不负众望,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的官吏改革制度,让各部官员的分工更加明确化、精细化。

  世家大族终于有了从幕后走向前台的机会,吕布也因此被牢牢与世家大族的利益绑在了一起,治下民意一时固若金汤。

  更不要说孔融、蔡邕等儒家大师。他们身为儒门泰斗,自然是心向皇室的。可他们却能够忠于职守的完成丞相吕布交于自己的任务。

  孔融出任孟津学院院长,为朝廷培养了不少有才有识之士,而蔡邕作为史官,更是为吕布写书立传。

  老臣旧吏、相府臣公早已经相互骨肉相连难分彼此,又哪里是和吕幸想象中一样,能够泾渭分明的!

  吕幸听得老师教诲,顿时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只觉得自己目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