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5章 权力的漩涡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民众充塞了整个莫斯科的街道,高尔基大街、德米特罗夫大街、彼得罗夫大街、涅格林纳亚大街,所有的街道都挤得风雨不透,但是民众并不为拥挤而恼怒,他们痛苦地沉默着,以一种顽强而一致的意志不断接近列宁的墓地。

  在观礼台上,主持葬礼的联共(布)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党的监察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先后让三名政治局委员在仪式上发言。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的前身)的老党员加里宁作为政治局中的最年长者,颂扬了列宁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以及在十月革命前为党立下的丰功伟绩;随后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以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身份回忆了列宁在二战中的贡献;莫洛托夫则在最后出场,回顾了党的已故领袖在苏联建设的决定性作用。

  接下来,列宁的同志、战友和学生,虽然有意选择了不同的立场,但是演讲的内容都是都是典型的官样文章,那种场合下必要的纯粹性政治演说。

  但是最为仅次于列宁的领导人托洛茨基也没有得到缅怀领袖的机会,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斯大林事先安排好的。

  最后,治丧委员会一致邀请中国的皇帝陛下代表外国要人在葬礼上发言,关绪清并没有推辞,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活动手脚的机会,要不然再继续在贵宾席坐下去,恐怕就要被冻僵了。

  他大踏步走上观礼台,望着莫斯科红场上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台上台上苏联的政要、各界代表、外国大使还有各国记者们都在凝神静听,中国皇帝所要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分量的,甚至有可能左右苏联将来的政局。关绪清对着话筒大声说道:“帝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朕十分尊敬的亲密盟友,列宁今天辞世了,朕感到非常痛惜。”他用了这样的修饰词来评价列宁,一下就把中苏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在世界局势风云突变的时代,面对疯狂的纳粹,列宁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反击,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持着他为和平事业奋斗不息。事实证明,苏联人民在列宁的带领下取得了成功,击败了纳粹,维护了国家权益,苏联又获得了新生。从这一点上来说,列宁是光荣的去世。但是他还有许多遗憾没有弥补,正如他生前对朕说过的那样,初生的红色政权尚有许多矛盾,各种主义之争愈演愈烈,每每念及此事,他总是扼腕长叹。因此,他也是带着遗憾离开的。朕作为一个旁观者认为,无论是列宁的在天之灵还是广大苏联人民,都不愿意看到一个四分五裂的红色政权,而是希望自己的政府团结一致,共同继承列宁未竟的遗志,把共产主义事业完成下去。作为一个人民领袖,列宁是伟大的,作为一个普通的苏联人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