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6章 疯狂的平壤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庄繁的要求下,李承晚召开了由朝鲜内阁和关东军高官参加的特别会议。会议一开始,神情肃穆的本庄繁便迅速的做出了一系列决定:平壤将立即实行戒严,夜间实行宵禁,对于不法者可以不加审判的就地处决。同时他对平壤的防御也做出了重新的调整:把平壤以西10公里范围的地区的前线防御任务,全部交给了岗村宁次负责,而一旦前线被突破,将由平壤守备区司令武藤章负责坚守。

  为了准备这最后的战斗,紧急从城内征集而来的25万工人,集体农庄的庄员、职员、家庭主妇、老人,在风雨、泥泞、严寒下修筑防御工事。在城内也开始了加紧的动员了四个师的兵力,使得平壤城直接的防御兵力达到4万人以上。

  到了当天的上午10点,围绕大同江渡口的争夺仍然在继续,日军在这里又投入了一个精锐预备整编师。该部作战时打法多样,而且战斗素养较高,战斗意志较为顽强。

  随着敌人防御兵力的增多,就在东北军第三波部队登陆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该波次登陆的指挥官程明远在准备驾着自己的橡皮充气筏过河的时候,一枚迫击炮弹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炸开了花,破片无情的扎破了他的动脉,很快他便不治身亡。而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第三波次的渡河行动被迫推迟。

  东北军虽然暂时停止了渡河的行动,但是对岸的日本人却趁机猛攻。他们的炮弹一次又一次的坠落在大同江畔。这些炮弹的目标显然是两岸的渡江点。虽然渡河的行动暂时停止了,但是架桥的行动却不可能因此而中断。越来越多的浮桥框架出现在大同江的江面上,而北岸先期登陆的桥头堡也慢慢的壮大起来。最初突击队员们仅仅只有步枪和机枪在射击,随着一部分重武器的到来,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架桥的工兵也开始跳出堑壕。一旦人工桥横空出世,那就意味着渡江的主力部队在南岸站稳了脚跟,包括坦克和榴弹炮在内的一切装备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运到对岸。

  刚刚过了正午,已经不断的有新的部队到达渡口,包括直接隶属于东北军指挥部的第11舟桥旅,第27师的师属工兵营,第30师的机械化工兵营都纷纷地赶到了战场。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渡江部队的两翼,尽量吸引对岸的火力。另外一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把第3波次的突击队员运到了对岸。这支部队主要由第29师第3团和第4团组成。

  伴随着渡江的东北军数量越来越多,日军在南岸地区的抵抗正逐渐变得衰弱,而突击队员在南岸建立的桥头堡则不断的壮大起来,他们已经攻占了日军建立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开始向着前面的树林地区挺进。

  下午1点20分,第三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