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斜线战术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血。低头一看可吓了一跳,原来自己了望塔的一半已经被削掉。很显然如果不是了望塔那里的弧度让弹头改变了方向的话。那么自己的胸膛肯定会被穿个“透心凉”。“各车注意!各车注意!”通过无线电罗佩金大声喊道:“注意敌人的掷弹筒,他们的威力十分巨大,可能会击穿你们的观察窗!所有人立刻改变战术,加快速度!按照2队形攻击,2队形攻击!”下达命令之后,他赶忙钻到车体里面,狠狠的骂道:“狗娘养的,差点儿要了老子的命。”

  接到命令之后,装甲部队立刻开始变换行军的队列,由一开始的平行战线转变成斜线。作为帝国陆军总参谋部最新研究的战术,从来没有在军事演习中出现过,这一次罗佩金把这种战术运用到了新加坡战役中,成为了此种战术第一个实践者。整个阵列排成一个很大的斜线从而使自己的战线变成一个类似三角型的阵形,而在箭头的一侧集中自己大部分的兵力,而另外一边则使用少量的部队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对敌人实施牵制。这种战术的主要原理就是最大限度的集中自己的兵力,形成强大的拳头砸碎对方的防御。这战术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希腊时代,大将埃帕米农达在卢克特拉战役中击败强大的斯巴达军队,但把它发扬光大的还是德国的腓特烈大帝,在鲁腾会战中菲烈特大帝采用这种斜线战术击败了比自己强大三倍的敌人,从而使得当时的普鲁士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然,作为当今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强国,中国也充分的汲取学习盟国的精妙战术,帝国陆军大学更是把斜线阵形作为必修课,而学员们入学第一天也重点学习斜线阵形的走位。中国不仅把这种战术运用到陆军,而且还创造性的运用到装甲战斗阵列中,在这一方面,中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此时,装甲部队的战线开始拉长。接着一个由第一营形成的箭头就出现在了叛军阵地的右翼。由十四辆坦克排成了一个尖锐的三角型,在阵列的后面则是临时增加的装甲掷弹兵四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这些运兵车上装载着大约两个连的装甲掷弹兵,他们的任务是在坦克部队突击完成之后立刻从车上跳下来建立防御阵地,以阻挡对方步兵发动的反击。

  而雷飙也知道现在是自己的部队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所以他开始集中所有的炮兵和步兵向对方的这个箭头发动反击,希望能够削弱对方的攻击强度和速度。一时间,整个“斜线战斗群”变成了整个战场的反击焦点。不过在坦克正面厚实而且又有良好防弹外形的装甲面前,这种射击显得是那么徒劳。当然,偶尔也有几辆坦克被击中,有的战车被炮弹集中了驾驶员的观察窗导致整个坦克起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