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0章 捐款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级地捐款已经算是超级豪爽大方地了。

  美国政府为了效仿中国,唤起美国商人们对于旧金山地震的同情和支持,在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中国商人乔致庸的义举,还有报纸上不断把乔致庸的慈善言论、呼吁捐款等等列入显眼地位置。一时间,乔致庸成为引领美国乃至世界慈善潮流的标志性人物。成为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慈善事业代言人。虽然他的义举是对于中国灾区的,但经过美国媒体的大肆渲染,在美国树立了极好的公众形象。

  卡内基在一次慈善晚宴中,对于乔致庸这样的做法表示非常赞誉:“乔致庸和我地想法是不谋而合地。大资本家如果不回馈社会,把财产带进棺材或者一代代地传下去,那是一件可耻地事情。”

  虽然在场的许多人都认同卡内基部分观点,比如鼓励资本家在赚取剩余价值地时候不忘回馈社会。否则,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生产力过剩,掠夺过剩财富地大资本。不把部分财富回馈社会会造成作为社会基石地社会底层财富增长不能和生产力发展同步,形成一次次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等后果。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卡耐基和乔致庸的善举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他们对于卡内基的说辞更愿意理解成:卡内基做了半辈子老光容易,到50多岁才结婚,如今这岁数都快进棺材了,没有子孙后代,自然要吹嘘说赐福带进棺材里面可耻,遗产留给后代也可耻。

  在乔致庸的感召下,在旧金山大地震灾害得到缓解之后,《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也把目光转向了中国灾区,许多报道都在描写中国北方水灾绵延,各省数以百万计的灾民仓皇流浪在荒野、街道,无衣无食,惨不忍言。

  《纽约时报》还发表呼吁:“请帮助那400多万受苦的中国人!就像帮助旧金山地震那样!”

  同样,这个呼吁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美国各界都慷慨解囊。

  白宫中,西奥多·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捐款10万美元。这是作为回应清廷在旧金山地震时期对旧金山捐款了一千万美元,卡内基捐款300万美元,摩根捐款50万,洛克菲勒捐款5万。

  美国的多个慈善团体接受了美国人对中国南方水灾的捐款数量达到1800万美元。捐款的人数统计,达到700多万人。

  海外华人团体向国内水灾捐款也不下于200多万美元。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援助工作也比起初进展的顺利了许多。第二批五亿元的物资到位后,勉强收容了200万名老弱妇孺的灾民。不过,这样的仅仅把他们喂饱了也不是救济灾民的根本。接下来,是应该给这些灾民找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在灾后也能够自力更生。而且,灾民中的小孩,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