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大阅兵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大阅兵

  军机处的暖阁里,李鸿章、冯相华、李震、崇厚、袁世凯都坐在里面,书案上的奏折已经堆了一大撂,但谁也没心思看。而桌子上的茶水是加了一道又一道,叶子都泡得发白了,但他们都没有发现。

  每次窗前响起脚步声,五个人总是同时站起,不过却都是来送各地等待批示的呈文,对于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却是杳无音信。

  又是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响起,在座的手里茶碗都是一颤,互相看了一眼,这次谁也没站起来。

  不过一路跑来的小德子可没有他们这样的故作矜持,已是大声喊了出来:“大胜,张玉将军大胜英国人!”

  冯相华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夺过小德子手里的电报,看到最后放声大笑起来:“好,好,好,张玉这一次要升大官了!哈哈……”

  这时暖阁里的其他人已是围了过来,待看清电报上的内容,原来满脸愁云的几位中枢大臣,此时脸上的表情如同拨云见日一般。

  “咱们打败的可是英国人啊!”李鸿章拿着电报的手簌簌颤抖,遥想当年的中国还处在英法联军的铁蹄践踏之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军队竟能打败强大的英国人,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双眼迷离,不由产生了恍如隔世的感觉。

  在天津大沽码头,已经满满的全是人头。大沽码头经过几年的修建,已经拥有几十个停泊的船台,显得十分宽敞。在港口的两侧,是巍峨耸立的炮台,炮台上已经换装了最新式的德国克虏伯要塞炮,能在5000米之内击沉任何军舰,大沽也真正成为了守护京师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铁闸。

  早在几天前,京津地区的百姓就从《中华日报》上知道了帝国海军凯旋回国的消息,特别是在听说皇帝也要亲自到天津迎接回国将士的消息后,京津地区那些店铺的商人、各个工厂的工人、清华北大的爱国学生们还有其它的市民百姓蜂拥而动,把偌大的一座天津城围堵得水泄不通。从大沽码头到威海军港,甚至到京城广安门外,到处是围观的人群,兵部和户部为了这件事都快忙疯了,京师十二营和天津镇总兵衙门的士兵出动了大半,用来维持秩序。

  而对中国的百姓来说,他们只知道他们被洋人欺负了几十年的国家,终于洗雪了鸦片战争的耻辱,尤其是京津的百姓,他们很多人还记得三十多年前,英国人在大沽登陆后,一路烧杀抢掠打进北京的情景,今天他们要迎接的这支队伍,打仗了世界第一的英国远东舰队,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

  关绪清早在四天前就在罗明警卫团的护卫下秘密来到大沽口,不顾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暂住在大沽行营中。这时,他听到海面上终于响起了汽笛声,于是带着李鸿章、冯相华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