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1章 东海歼灭战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东海歼灭战

  不论是陆毅伟的部队还是冯相华带领的两个屠杀了东京的师,如今全部原地待命。并没有准备乘胜追击,直接杀向北海道。

  因为补给线遭到日本海军偷袭之后,无论是弹药还是粮食都严重不足,兵部也建议不要把战线拉的太长,适当的回收做好防御,等到海军把补给线重新夺回之后,物资得到了充分的补充再前进也不急。

  所以,这断时间是大清陆军进入日本之后难得几天清闲的日子。军队在原地固守待援,因为东京的时间影响太大,当地的日本人并不敢做出激烈的反抗,大家都担心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会成为第二个东京。

  严复带领的“长胜”、“不败”、“乘风”、“破浪”、“大清一号”、“大清二号”、“广甲”、“广乙”、“扬帆”九艘军舰从日本海原路返回,来到了长崎附近都没有遇到日本的舰队。

  而邓世昌率领的“镇远”、“定远”、“济远”、“威远”、“飞鹰”、“海狮”、“经远”、“来远”、“致远”九艘军舰由太平洋南下行至东海也没有发觉日本舰队。

  “他娘的,日本的军舰凭空消失了吗?”邓世昌拿着望远镜自言自语的怒骂道。

  此时九艘军舰排成三列纵队,以三艘军舰为一队,其中间一队向前突400米左右,左右两翼的纵队稍稍落后,这样每一横队的三艘军舰又可以组成一个三角阵势。

  在19世纪后期,从风帆战列舰时代过渡而来的近代化海战更是具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将单个的舰船组合到一起,使用恰当地队列。有助于发挥集群的力量,使得军舰的战斗力和生存力获得倍增。

  但是,当时海上舰船编队的指挥手段较为原始,主要为旗语号令。这种方式即使在平日正常航行时,如果用来指挥一只数量过多,绵延数海里地舰船编队,显然也是力不从心的。不仅距离旗舰过远的舰船可能无法识别清楚信号,同时存在一旦要表达的意思过于复杂,简单地旗语容易引起歧义的弊端。到了战时,旗语指挥就更显得脆弱不堪。悬挂信号旗的绳索、帆,以及信号兵都会成为敌方火力重点攻击的目标,而且蒸汽化海战中弥漫地煤尘硝烟。会使得战场如同云遮雾绕一般。即便是紧邻旗舰的舰船。也有可能无法分辨清楚信号旗的内容。

  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仅仅依靠旗舰使用简单地旗语号令指挥一支大规模地舰队进行阵型变换或者作战。很显然具有着极大地技术难度和不可操作性,因而当时海军界通行的规范就是把大舰队拆分为多个有少量军舰组成地战术小分队。曾参与接收“武”字级铁甲巡洋舰回国的中国驻英使馆外交官余思,在所著《楼船日记》中总结英国海军章程的规范,将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