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出访德国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出访德国

  “嘟……”作为旗舰的镇远号拉响汽笛,舰队驶出渤海海口,进入黄海。远远的,从威海卫的方向,驶来两大五小七艘军舰。当先两艘体型庞大的,是与定、镇同属萨克森改进型的两艘一等铁甲舰济远和威远,平直的船舷是它们的形状看上去更像一个修长的铅笔盒,而不是后世那种两侧隆起的棱形结构,据说俾斯麦为了获中国庞大的造舰买单,曾亲自过问定、镇二舰的建造情况,而事实上这一级铁甲舰也称得上是整个八十年代德国造船工业的扛鼎之作。

  7335吨的排水量,厚实而锃亮的装甲看上去让人无比踏实,装甲堡和水线带装甲组成的完美防护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存活能力,想当年在黄海海战中,定远和镇远加起来中弹接近400发,依旧巍然不动,顺利驶回旅顺,被中外称之为“不沉之舰”。至于火力方面,虽然由于速射炮出现后,清朝政府仍然没有对其进行改装,使得定、镇二舰这方面不如他们在防御方面耀眼,但其按棱线分布的4门305mm巨炮,在亚洲没有一艘军舰的装甲可以当得住。历史上,镇远就差点一炮让三景舰沉没、日本海军的旗舰松岛号退出战斗。在关绪清的这个时空,因为对舰船发展史比较熟悉的他,当然不可能再次忽略定远级铁甲舰的速射炮改装,现在定、镇、济、威四舰都拆除了舰尾阶地两门150mm克虏伯后膛炮和船舷。两侧的四门75mm克虏伯舢板炮。而改成了6门由江南制造局江宁兵工厂(原金陵机器局)生产地120mm速射炮。

  尾随济远和威远两舰的是六艘体型明显小了一号的巡洋舰、“乘风”、“破浪”、“扬帆”和在光绪十一年在英国购买的两艘巡洋舰“飞鹰”、“海狮”以及由江南造船厂模仿“乘风”建造出来的“崛起”号。

  由江南造船厂在德、美专家帮助下,根据“乘风”号仿造而出的“崛起”号防护巡洋舰,两脚水量均在5700吨左右,虽然崛起号的一些关键部分,如装甲、蒸汽轮机等依然是在国外生产然后运回国内安装的,但他是国内成功建造的新一级巡洋舰,而且崛起号属于穹甲巡洋舰。他的假想任务就是。在南北主力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火拼后,追上并消灭那些受伤逃逸的日本巡洋舰,因而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极快地速度和强大的火力,所以不管远和近都不用强压通风技术轻松跑出19节的速度。这意味着战时情况下,日本现役巡洋舰包括速度最快的千代田都逃不出两舰的手掌心,而其装备的2门203mm阿姆斯特朗后膛炮,10门120mm江宁速射炮,完全可以一对一击沉包括拥有320mm巨炮的三景舰和有“火柴盒”之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