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9章 天气控制器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凝重。

  “老特,你就别卖关子了,请你跟皇上详细说明一下吧。”康广仁对特拉斯说。

  “好的,部长。”特拉斯起身走到会议室的正面的墙下,拉开幕布,启动投影设备,一幅标有密集的气压等高线的北半球云图被投射到银幕上。然后他开始讲解:“在十月三日,我们的军用卫星发现了在西西伯利亚和中西西伯利亚,分别出现了两个小型的大气漏斗。不过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大气漏斗的原理。”

  银幕上的影像变成一个大气漏斗的三维模拟动画。只见平流层下层(同温层)与对流层相接处出现小型的气旋。气旋中心下部的气压骤降,直到比上层的气压还低,这时平流层下层的冷空气就沿着气旋中心下降到对流层。

  “这就是自然形成的小型大气漏斗。”特拉斯解释说,“它的成因与对流层剧烈的空气流动、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磁场有关。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微型的龙卷风,只不过发生在万米以上的高空,而且影响非常之小。实际上,在更高处的中间层这种现象非常多,只是那时空气太稀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由于同温层与对流层之间自然形成的大气漏斗规模很小,下层的出口直径通常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我们观测到最大的也不过一百多米。所以并不能形成具有破坏当地气象的大型大气漏斗,而有很快就会消失。而我们的实验是利用卫星,产生强大的磁场,干扰自然形成大气漏斗的所在的磁场环境,开成一个特殊的强力磁场。”

  银幕上的画面逐渐变化,只见一颗卫星运行到自然形成的小型大气漏斗上空,另一颗卫星则运行到地球另一边,两颗卫星作为两极产生一个人造的磁场,干扰了整个地球磁场,而通过小型大气漏斗的人造磁场的磁力线形成一个漏斗状。不过与大气漏斗形状相反,人工磁场漏斗的小口在平流层,而大口在对流层。

  “老特,我有点不明白。”康广仁突然说,“这样使地球磁场出现漏斗状,岂不是像南北两极那样有了开放的磁场?怎么磁场漏斗所在地不是受到外太空的太阳粒子的轰击,而是产生更大的规模的大气漏斗?”很显然,科技部部长的科普水平也不低。

  地球之所以能生机勃勃,很大程度要仰仗地球磁场的保护,阻挡了那些来自宇宙深处特别是发自太阳的对生物极端危险的高能粒子。但在两极地球的磁场轴地区,开放的磁场形如漏斗,宇宙和太阳的高能粒子沿着漏斗侵入大气。而这些可怕的高能粒子侵入大气,不断地轰击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爆发出光亮,形成绚烂的极光。

  “不不。”特拉斯急忙澄清,“部长阁下,您的理解跟我们大气漏斗实验形成的磁场漏斗是完全是不同的。请看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