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1章 章_穿越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睡不着,一会儿想想家中的田地不知如何,一会儿又想冻青找的怎样,最后开始担心黑脸。黑脸虽是个老大姐,或者可以说是个老阿姨,但毕竟是个母的,让苟超来看,长得还挺有魅力。而大黄却是个壮小伙,可能荷尔蒙比较旺盛,孤男寡女地关一块儿,也不知什么时候好上了,最近已经能看出怀孕来。

  有心养着它,怕它累坏了,但地里的活又不好耽搁。再说,牛一胎要怀上十个月,平白养着,可养不起。走之前,思前想后,还是觉得陆方平没家没业,干活不会急功近利,就把黑脸轮给他使,特意嘱咐别让牛累着,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不放心。

  迷迷糊糊伴随着俩孩子轻微的呼吸声,感觉才将将睡着,就听外面响起喧闹声。不情不愿地抬头一看,外面的外面的亮光已从窗缝间照了进来,不敢再睡,赶忙爬起来穿衣服,一边将两个孩子叫醒。

  其实,天儿还很早,太阳还没升起来。喧闹声是蒙学里的打杂人员,在为之后的解馆仪式做准备。在古代,很少有人跳来跳去乱换职业,像蒙学里的杂役就是经年在此工作的,很有工作经验,都不用学正教谕等前来督促视察,就各司其职地开始准备了。

  仪式是在第一进院子里举行,这里院落最为宽敞,还用青石板铺垫,显得高端大气。杂役们先是洒水清扫,再把厅堂里供奉的孔圣偶像搬出来,摆放在临时搭的高台,还要将奉香的铜香炉安置在合适位置,以及摆放提前预备的香烛供果等等。

  苟超带着孩子洗漱完毕,想要过去帮忙,可又插不上手,只好带他们到外面吃点早点,不在一旁添乱。

  蒙学旁就是县学,那里都是年轻才俊,不像这些小孩一年只上学八个月,而是跟现在差不多,虽有消寒避暑的两*假,可还得在校差不多十个月。

  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年满二十的成年男子,管理上就不如蒙学严谨,有好口腹之欲的不爱顿顿吃在食堂,就可以出来打打牙祭。只是,这两所院校当初修建时就是想避开喧闹的街市,附近就没有太多建筑物,除了树林就是两家本地望族的高墙大院,以及附属其上与学校的员工民房,根本没有酒馆食肆。

  好在,不论何时都有那么一些脑子灵活之人,虽不能行职业商贾之事,倒是可以做做小贩,就一早一晚,在县学门前摆摆食水摊子。

  叫了四碗热腾腾的餺飥(←一碗是给曾十二的书童),几人便或站或坐地聚到县学对面。

  “哎,非也非也,这算盘一物才不是杨家所创,想必二位也清楚,吾三叔在县衙刘主簿手下做事,现下衙门里算账可都不用算筹,而是改用算盘啦!”

  不远处有三位学子,俱是穿着青布麻衣,说话之人所穿布料还细上一些,其余两人的衣料仅比穷人家所穿的粗布强上一点,正人手一碗豆花,说起县学里的新鲜事。

  “知晓了,知晓了,都说过多少遍了,晓得汝三叔厉害,快讲讲那算盘是何人所创?”

  苟超见旁边之人等得不耐,连番催促,也跟着竖起耳朵。

  “嘿嘿,不说恐怕没人能猜到,这算盘竟不是那些算学名士所创,而是——”

  “而是什么?再卖关子我二人可要翻脸啦,快说来听听!”

  见两人发急,觉得胃口吊得差不多,那人才神秘兮兮地说道,

  “嘿,想不到吧,这算盘竟是位隐居道家所创!”

  “吁——”

  苟超长出口气,心说只要不牵扯出自己就行,不然还得招惹一堆麻烦。

  不过,他显然放心地太早,就在此时,一黄一青两位身着考究道袍,头戴五岳冠的道士,正骑马向石河子奔去。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