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8章 一起见证这一时刻_科技霸主从智能学习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祝捷没有成立石化研究所,正如祝捷所说的那样,有那油干点什么都比烧了好呀?三桶油早就在这方面开始研究了。

  华国又不是富油国,每年都要花大量的金钱进口石油,现在石油的进口量要减少了,国家在这方面的压力应该也能减轻了不少,至少,不用再看某些国家的脸色了。

  国家爸爸要减轻负担的事,作为国企儿子还能说什么,听话呗。

  国家大力推行清洁能源,除了环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战略安全的问题,在石油能源方面,华国很容易就被人卡脖子了。现在,有了替代品,华国当然要大力的推广,不但要大力的推广,还要大力的储备。

  国家当然不可能花大力气储备那么多新型清洁能源电池,国家给祝捷、给鸿蒙公司提出了要求:三年内,新型清洁能源电池储备量不少于一百万枚,之后逐年增加,每年的增加量不少于三十万枚,直到总储量达到一千万枚为止。

  储存总量达到一千万枚,那就需要三十三年。三十三年,祝捷还能接受,等自己所有的新型清洁能源电池生产线全部建成,大约会有二百组生产线,一组生产线日产288枚新型清洁能源电池,年产量将达到枚,也说是二千一百万枚,拿出个三十万枚用于储备,没有一点问题。

  电池的储备和粮食差不多,要出旧入新,把今天刚生产出来的电池入库储存,把往年生产的“旧”电池出库使用。为此,国家准备将分布于全国的十座战备储备库移交给了鸿蒙公司使用。

  国家这也是没办法,一千万枚电池那是打一场全面战争所需要的量,可是一千万枚电池就算按三万元一枚的成本算也需要三千亿元的资金。三千亿的资金压在那里,还要新旧电池轮替,再加上管理费用,需要的资金更多,国家虽大,可也没有余粮呀。

  对于要占用自己三千亿的资金,祝捷直接不叫唤,最主要的是,祝捷知道叫唤也没有用,因为出面和他谈的是自己的外公,科学委的老大崔永昌。祝捷不叫唤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新型清洁能源电池的成本根本要不了三万元,能有一万元就不错了。成本如此之低,主要是研发成本低,研发成本在祝捷这里几乎为零。

  当然,祝捷是不会告诉所有人的,包括崔永昌。

  “姥爷,这电池我储存也就储存了,不过我有个要求,你给我的那些战备库你可都得给我设成军事禁区,非请勿入,格杀勿论的那种。”这话是在饭桌上说的,在崔永昌的办公室里,祝捷可不会叫崔永昌姥爷。北方人大都把外公称呼为姥爷,祝捷也随李月明这想叫了。

  “格杀勿论?你小子想干什么?”崔永昌瞪了祝捷一眼。

  “姥爷,我已经压了三千亿的资金在这上面了,不能再请一批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