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 共唱《中国人》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了个人,只怕连进入武夷山部落区域范围内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李煜了解过了一下,这帮人的先祖似乎是在商周时代搬迁到这里的。当时大彭国在商王武丁在位时,已经灭国。一部分的族人来到了武夷山这里,从此就在这里落户下来。

  这帮家伙都是一群无政府主义者,维持着最原始的部落公社文明。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知道周朝,也不知道秦汉。或许这也是,某种形式的桃花源?

  他们这里最大的便是彭开这个族长,直系的族人六七万左右,毕竟没有仔细统计过。下辖的各类蛮族部落也有数十万人,考虑到部分已经前去自治区,还有约三十万部众。

  李煜的名气在越人世界里面,比大汉朝廷要高得多。毕竟后者只会歧视他们,让他们做更多的工作,但却只能得到更地位的薪水,更别说地位还不如汉人。

  作为一个殖民者的话,那么大汉却是的确是合格了。只可惜作为这片疆域的统治者,那么就算是够失败的。

  这是一个不需要过深思考的问题。若是海外殖民地,不管怎么压榨对本土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吴越既然已经是华夏的一部分,那么除非把越人都给斩尽杀绝,否则的话最好还是采取怀柔的状态同化对方,否则这个仇恨几代都没办法缓和回来。

  当然,其实具体做这种事情的,还是这里的官员和世家。连带着百姓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小看越人。汉庭千方百计想要安抚和汉化这里的百姓,结果总有人为了利益搞破坏。

  也多亏了他们,李煜来到这里,建立自治区,声望立刻就迅速提升起来。或许在世家和其他官员那得不到什么好感,但吴越之地数百万山民,将成为他最忠实的后盾。

  歃血为盟,按说是用酒,武夷人也擅长酿造果酒,不过这次用的却是一种红的液体,红艳艳非常美丽。彭开见李煜好奇,介绍道:“此乃武夷山顶的一颗老荼树,采茶人费尽心思,每年却也只能采摘不到一斤。经大量工艺制作成这汤水,长期饮用可延年益寿。我等武夷人,只有在贵客到来才会用到!”

  在唐朝之前没有茶这个字,这个时代还是用荼来称呼茶,武夷山上的老茶树,话说难道是武夷山大红袍?慢着!武夷山不是只有在山壁上的那几棵大红袍母树而已嘛?

  想来或许那几棵所谓母茶树未必就是最早的大红袍茶树,只是山顶的那棵或许长得太高太大,比如说某天被雷电击毁,所以就不复存在了?若真是如此,倒是太可惜了!

  不过李煜也没想到,武夷人居然在那么古老的时代就懂得制茶的手段,而且制作出来的也的确是半发酵的乌龙茶,和后世的大红袍茶是一样的。只是这门手艺为何直至明朝才彻底发掘出来,李煜并不打算太深入的去想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