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开始重视的朝廷_造反我是专业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涂地。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他获知到的消息也变得越来越多,终于感觉有点慌了。

  要是他的推测不错,三支叛军真的随时可能联合起来的话。

  那么,如果不去处理,京都这边可能还真会有危险。

  “嘶……”

  崇祯倒吸了一口凉气,转而自己也开始思索了一会儿,把先前一些奏章连起来想了一会儿,这才觉得的确是有些可能。

  “爱卿所言甚是,的确是有这可能!

  可是现今国库空虚,又该如何调兵遣将呢?”

  国库空虚这种事情,真的是让崇祯和朝臣都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要是钱粮足够随便用的话,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问题。

  也根本没必要在朝堂上吵来吵去。

  民间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朝堂也是一样。

  武将再厉害,文官再机智,没有粮食,没有银子,那是说破了大天也没用。

  因为打仗治国,根本就不是光靠几个武将,几个文官就能够处理好了的。

  他们最多只能起个带头统筹的作用,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群体的力量。

  果不其然,一提到国库空虚之后,下面大臣谁也不敢说话了。

  这话没法接。

  说加税,回头消息传出去,百姓还不得把他们唾骂死,说请皇帝动用内帑,皇帝还不记仇呀。

  所以,这种事真不好说,大家也是能不出声就不出声。

  下面人不说话,那崇祯也只能点了,内阁人员优先。

  可是不论点多少,他们都是来回迂回的说着,反正就不敢直接说加税什么的。

  偶尔一两个被问急了,那也只能不顾得罪皇上,跪下来恭请崇祯帝动用内帑!

  没办法,得罪皇上,最多未来被穿小鞋什么的。

  可是要是说加税,得罪了所有的百姓,那可是有可能遗臭万年的事,这种危险他们可不愿意担。

  虽然明朝末年许多大臣也的确不是个东西,根本没什么脊梁。

  但是也还是有不少大臣,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意自己的名声被玷污的。

  更何况得罪皇帝也不一定死。

  所以,崇祯帝问了一圈子,最终也只得到了几个请他开内帑的建议。

  这能怎么办?

  难不成他还能自己说加税吗?

  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哪个想做明君的皇帝愿意自己提加税?

  别看明朝现在风雨飘摇,可是崇祯帝也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大明会亡,只觉得是暂时的困难。

  因此,最终为了保住自家的国家,崇祯帝也只能皱着眉头,捏着鼻子,忍着心疼,从内帑当中又取出了五十万两银子。

  交给户部,让他们负责和兵部协商,出兵镇压山东、山西及河南境内的白莲教叛军。

  下方大臣这下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各自真心实意的笑着恭贺起来,吹捧着皇帝英明什么的。

  户部那边拿到了钱,理所当然的开始抠点摸点,到兵部那边再从兵部一些高官手里过一趟,五十万两银子又少了一点。

  估计呀,等到最后,分发到普通士兵的手上的能有二十万两,就是了不得的好事了,最大的可能是十万两不到。

  可千万别以为这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这在明朝的一些军队当中相当的寻常。

  军官吃普通士兵的饷银,乃至于直接吃空饷,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咯!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请收藏:https://m.ibwc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